夏意渐浓,学术飘香。5月14日和21日,外国语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两次答辩在第一教学楼16个教室有序开展,5个专业的329名毕业生通过外文陈述与答辩,为四年本科学习交上了圆满答卷。本次答辩由学院59名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,为学生本科阶段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诊脉把关。

精心筹备,严把学术质量关
答辩前,学院明确要求评委从选题创新性、大纲合理性、学术规范性等10个维度进行严格评审。为确保流程规范,各答辩小组均有教师承担答辩秘书任务,负责全程记录与成绩登记,实现“陈述—提问—点评—评分”全环节标准化操作。

现场交锋,呈现学习新成果
答辩现场氛围严肃而热烈。毕业生们围绕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”“4R理论下蜜雪冰城亚洲营销发展策略研究”“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庆旅游文本外宣翻译方法研究”“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中俗语和成语的俄译方法研究”“宫崎骏电影中生态共生观的研究”等选题,系统阐述研究背景、核心观点与创新点,展现出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研究能力。

评委组一致认为,本届论文呈现三大亮点:一是选题有所创新,部分选题聚焦“数字外语教育”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”等国家战略相关领域;二是论文形式多元,商务营销策略分析、翻译实践报告、英语课例研究等形式百花齐放;三是学术规范严谨,引文格式差错率较往届有所下降。

薪火相传,启航人生新征程
答辩结束,经过评审委员会集体研讨,329名毕业生顺利通过答辩,其中11篇论文推荐至学校参评优秀毕业论文。学院将以此次毕业论文答辩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“选题—指导—评审”全链条管理,持续培养兼具学术能力与跨文化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。毕业生们纷纷表示,答辩中的思维碰撞为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,将带着评委老师的建议踏上人生新征程。

(撰稿人:李程;图片:王婉婷;一审一校:李程;二审二校:王莉;三审三校:邱晓东)